化工学术大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化工学术大讲堂 > 正文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应邀来我院“化工学术大讲堂”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11日      阅读量:

2017年10月10日上午10:00,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化学工程学院《化工学术大讲堂》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以“介科学展望——兼谈化学工程的未来”为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化工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朱家骅教授主持,来自化工学院和相关学院的二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李静海院士的报告从回顾化学工程的发展过程开始,他通过列举化工学科中的经典模型,向大家介绍了何为介尺度以及介尺度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想填补当前知识体系的缺失,推动化工学科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解决介尺度的问题;接着他介绍了介尺度的共性规律以及如何基于EMMS(能量最小多尺度)原理解决介尺度中多个主导机制的竞争协调关系,实现对实际过程的精确预测和计算效率的提高;最后他列举了介科学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及各领域将面临的挑战。他强调,介科学的建立必将推动研发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最终实现模拟虚拟现实。

在互动环节中,李静海院士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师生们踊跃提问,李院士一一解答,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烈。李静海院士还给予同学们极大的鼓励,希望他们在将来的科研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以及在未来科研工作要注意竞争和合作的协调性。

讲座的最后,四川大学科研院院长、化工学院褚良银教授向李静海院士颁发了“化工学术大讲堂”特邀嘉宾证书。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并纷纷表示讲座非常精彩,引人思考,受益匪浅。本次精彩的学术盛宴,不仅让化工师生了解了介科学的研究发展及介科学建立后对未来化工的巨大影响,也学会了如何利用介尺度去解决自己科研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李静海院士简介:

李静海院士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原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化工过程量化设计和放大研究。提出了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模型,在将该模型推广应用于不同的多相系统和解决工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统一的多尺度方法,并由此定义了一种新的多尺度计算模式,并应用于各种复杂系统的模拟和工业过程仿真。基于此提出并推动了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介科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介尺度科学重大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他还是第三世界科学院、瑞士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和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担任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副主席、亚洲科学院理事会副主席(AASSA)、中国化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期刊Particuoloy主编、Powder Technology、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编委和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的国际顾问。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美国化工学会颗粒技术讲座奖和第三世界科学院演讲奖。

1.jpg

2.jpg

3.jpg

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 供稿

褚良银、刘壮 审核

高敏 编辑

2017年10月10日




上一条:AAAS院士、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Amos B. Smith III 应邀来四川大学作报告
下一条: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应邀来四川大学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