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致力打造拔尖青年人才队伍——“化工之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纪实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05日      阅读量:

近期,化学工程学院2019年“化工之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名单新鲜“出炉”。这是继2015年第一届“化工之星”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成功举办的第四届。本次共16名青年教师参加竞选“化工之星”,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确定了7名青年教师获本年度“化工之星”人才奖励资助。

一.聚焦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搭建青年教师成长阶梯

建设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人才,其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建设具有川大风格的双一流大学进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创新活力和未来竞争力。为响应我校人才强校战略,激励我院优秀青年教师发奋进取,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教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学院于2015年启动了第一届“化工之星”优秀青年人才资助计划,该人才计划资助对象为当年年龄在40周岁以内,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及以下职称的优秀青年教师,优先考虑已获省部级以上人才支持计划者或主持国家级科研单项项目经费>70万元者,资助金额为每人20万元的科研经费。

二.正确导向——回归化工初心:立足基础,面向工业,服务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必须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为了正确引导我院青年教师发展方向,号召大家不忘化工初心,学院在“化工之星”优秀青年人才的遴选上,侧重考虑了培养对象的研究工作是否秉承了我院“立足基础,面向工业,服务社会”的发展宗旨。

三.鹰击长空,展凌云之志——第一届“化工之星”完美交卷

第一届“化工之星”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始于2015年,回顾获资助的五位优秀青年教师的发展,可谓猛龙过江,势不可挡。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这五位“化工之星”青年拔尖人才的成长空间,一起去探寻这些卓越青年教师的成长路径。

1.以才聚才:利用学科交叉优势,组建成熟的研究团队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解决重大科研创新项目的关键是多学科、多专业的整合和联合攻关。有道是,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建设。

四年来,五位青年教师利用学科交叉优势,通过“以才聚才”的方式,构建出了一支支成熟的科研团队:巨晓洁老师建设了一支以智能控释系统为鲜明特色的研究团队;王贵欣老师建设了“新能源过程与安全”实验团队,并依托该实验团队初步建立了“新能源转换过程与特殊结构电极的构筑及性能评价、装备安全管理与失效分析及延寿、废弃资源可持续利用”实验平台;郭孝东老师建立了“磷基功能材料与新能源化工”研究团队。

2.布局从“0到1”的科研:站位科学最前沿,做好科技创新排头兵,拔高理论基础

从事智能化控释系统研究的巨晓洁老师,利用环境响应型高分子设计构建内具有“囊包球”复杂结构的新型智能化复合微囊系统,内部油核同时负载游离药物和载药纳米颗粒,成功实现了“先突释后缓释”梯级次序释药的控释新模式,为更合理的药效发挥提供了新途径,为控制释放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强化控释传质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擅长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汪伟老师则是以微流控技术为平台,着重开展可控构建面向多领域的新型微尺度功能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他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微凝胶的新型超灵敏微流控检测芯片,该芯片可实现水中痕量Pb2+的超灵敏、高选择性的实时在线检测。该工作为超低浓度危害性物质的高效检测提供了一个通用性的技术平台,为分析检测技术的进一步拓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3.敢闯无人区,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攻关创新,突破行业发展的空白窘境

教育部指出,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是装备制造业的尖端。朱权老师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深入研究,构建了国产航油裂解的总包反应机理和建立了复杂冷却通道的惰性涂层沉积技术,创新性地首次提出了燃料热沉测试的热力学循环方法和高温密度测试的孔板差压结合冷态质量流量方法,搭建了相应的测试平台和数据监测处理设备,为航天三院、天津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测量了大量碳氢燃料高温热沉和密度等物性数据。有效解决了异形微通道内的燃料反应机理和结焦抑制问题,提升了燃料安全使用温度,为飞行器的换热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4.敢啃硬骨头:破解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郭孝东老师主要面向现代工程技术进行了攻关创新。他在四川大学卓越工程师中心建立一套1m3连续结晶平台,该平台以DCS全自动化控制,实现连续化生产,解决现有间歇式工艺批次稳定性和单套装置产能难以放大问题。同时,在该技术支持下,合作企业已成功建成2000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装置,同时双方就富锂锰基材料正合作进行200公斤中试实验。

5.以创新科研引领学生发展,大幅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大学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我们的“化工之星”们也不忘身兼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岗双责的重任。他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智慧,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习惯。其中,王贵欣老师为本科生新开“储能装备循环过程应力安全性能”创新实验并搭建设备和建立相应规范,同时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并获一等奖佳绩;郭孝东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创青春双创比赛获得全国铜奖,全国互联网+双创比赛获得四川省银奖,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6.成果丰硕突出,受到业内广泛认可和好评,提高学术竞争力

在这四年里,第一届“化工之星”们勇挑科技发展重担、勇闯科技前沿、勇攀科学高峰,现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

巨晓洁老师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7项(已授权6项)。同时,她入选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汪伟老师发表SCI收录论文75篇,引用次数超过1800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编写英文学术著作2部。获得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四川大学首届“学术新人奖”和首届“青年科技人才奖”等奖励与荣誉,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大学双百人才计划。

朱权老师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工程应用单位的高度认可。近年来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某研究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申请专利多项。同时,还获得了四川大学青年科技人才奖,四川大学好未来优秀学者奖,第二届四川省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

郭孝东老师发表SCI收录论文近百篇,引用次数超过800次,其中影响因子超过20的5篇,10以上的4篇,B级刊物25篇以上。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其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在工业中,获得了多个企业项目支持。

四.凝心聚力,逐梦前行——继续打造具有川大化工特色的一流青年教师人才队伍

教育兴则国家兴,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的大学,更是重视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学型大学,是以科学研究为高水平教学提供支撑的大学。接下来,我们将凝心聚力,再接再厉,借力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校友捐赠和企业捐赠等多种方式,增加奖励名额和奖励金额,继续推动“化工之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川大化工特色的一流青年教师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青年教师逐梦前行。我们坚信,青年一代的“化工之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明天,在化工这片育人的沃土上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化工之星”来。

李涛 撰稿

庞国伟 审稿

李天友 审核

李晓燕 编辑

化学工程学院党政办 供稿

2019年5月5日




上一条:《化工学术大讲堂》系列高端学术报告(第六十三期)顺利举行
下一条:教育部磷资源中心钟本和、郭孝东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论文